1. 首页 > 自学学历资讯

张俊廷+学历怎么样?

每年两会,有关教育的话题都牵动着社会各行各界的的高度关注。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教育领域的多个建议引发张俊廷+学历了众多讨论,甚至还有部分建议在微博冲上张俊廷+学历了热搜,比如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建议将学英语的时间用于学习音体美、建议延迟教师退休年龄、建议缩减小学至高中学制改成十年义务教育……

张俊廷+学历我们整理了一些两会期间的热点教育话题及建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双减”相关

2022年,教育部将继续把“双减”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代表委员也时刻关心“双减”政策的落地情况。截至目前,线下培训机构已压减92.14%,线上培训机构已压减87.07%,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

01

#双减之下老师应注重作业设计#

在“减轻校内作业负担”的同时,怎样实现减量而不减质?北京市人大代表陈红认为,如今作业的功能非常丰富,除了巩固练习外,还有课前、课后诊断功能。老师要精心设计作业,除了书写的作业,还要有一些拓展类、实践类的作业等。

02

#建议改变中高考政策助力双减#

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认为“双减”政策的实施力度很大,但到目前为止,推动学生减负、推动社会公平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特别是现在又明确规定上高中、上职校的比例,家长就想方设法要确保自己的孩子能上高中、上大学,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培训机构不做了之后,一对一的辅导越来越多,不公平的问题不仅没解决,可能还加重了。他提议,如果真的想减负,就要解决中高考的指挥棒问题,需要很多其他的政策措施来配合。

03

#建议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上街区实验小学校长沙宝琴表示,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国家推行5+2延时服务,周一至周五四点钟放学后,要有两个小时的延时服务时间。教师正是“双减”和延时服务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建议在“双减”背景下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让教师回归教学,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高考相关

2022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月25日,在网友投票选出的“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中,“教育改革”位列第七位。而提及教育改革,“中高考”也成为了热搜高频词条。

01

#建议取消中考,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副主任甘华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缓解“教育焦虑”的根本是要从教育制度上来改革,建议将小学六年制压缩至五年,初中不变,高中三年压缩至两年,并取消中考,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02

#建议缩减小学至高中学制改成十年义务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表示张俊廷+学历:“现在的年轻人读完大学、硕士和博士之后,年龄已偏大,要面临工作和婚恋双重压力。”他建议,在不牺牲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建议缩减小学至高中学制,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改成小学5年,初高中5年的十年制义务教育。徐景坤举例称,以一名小孩6岁入学为例,十年制教育后高中毕业时为16岁,大学毕业为20岁,硕士毕业23岁,博士毕业26岁,可以实现早毕业早就业早结婚早生孩子。

03

#建议部属高校按各省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应按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卢克平表示,应充分考虑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在全国占比情况,统筹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指标分配,适当减少高校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更好发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河南等生源大省的倾斜力度。

04

#建议允许职高生参加普通高考#

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建议,允许职高生参加普通高考,去年教育部调整职高生入学比例后,50%的初中生将无缘普通高中。“中考分流”制造了新的社会焦虑,不仅不利于贯彻“双减”政策,反而导致智力培养的年龄往前移,加重了低龄学生的负担,加剧了校外培训机构转往地下的趋势。初中的孩子还未显示出各自真正的能力,尤其是学业上的潜力,过早分流有违教育公平。将“普职分流”推迟到高考阶段,并呼吁尽早让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全面放开普通高考,给职高生平等参加高考的机会

05

#建议严格控制掐尖招生#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建议,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必须严格控制“野蛮招生”,包括“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卡住招生的关键点。省级人民政府和地市一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当起责任,严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严禁高中阶段跨地市招生,以重振县中教育;对高中跨地市招生问题突出的省份,要进行教育生态治理问责。

06

#建议普通高中入学率升至80%#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从我国产业人才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际出发,提高普通高中的入学率,通过3-5年的时间将普通高中入学率提升至80%,形成“以学历教育为根基”的产业基础人才池。

素质教育相关

2022年人民网两会调查结果显示,66.2%的网友选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65.1%的网友选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55.2%的网友选择“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50.1%的网友选择了“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01

张俊廷+学历怎么样?

#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建议,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推动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同时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应大力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锅庄舞、瑶族的竹竿舞,陕北的剪纸、苏州的版画、天津的泥人等。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展)’,使学生从小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02

#建议将学英语时间用于学习音体美#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建议,90%的人日常工作用不到英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门工具性知识有些得不偿失,不如把时间交给孩子去学习音体美之类,对健康成长有好处的知识。

03

#将急救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

在《关于推动急救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培养 提升全民医疗素养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认为全民急救教育,要从校园抓起。他建议,将急救知识纳入素质教育教学与培养范畴,充分探索 VR、AR等数字技术与校园急救科普的结合,将“边看边学”转化为“体验式教学”;通过上线权威的急救科普平台、加强急救培训专业师资力量的模块化培养,设立急救培训硬性指标等方式,为生命救援打开绿色通道。

04

#建议推进美育副校长进校园#

“目前在校园美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看来,“双减”下校园美育的改革创新意识有待加强,需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有效的校园美育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为此,宋亚平建议,动员社会力量主动投身校园美育,大力推进美育副校长进校园。

课后服务相关

“双减”政策落地后,全国各地都在推广实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是否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认可,以及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学生课后上网问题等,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

张俊廷+学历怎么样?

01

#建议取消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

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聪建议,进一步修订九年义务教育法,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政策,全国统一免除中小学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收费,改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免费提供课后服务;建立中央财政增加中小学教育课后服务专项基金,对地方财政实施统一支付补贴;加快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建扩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师资力量配置,工资待遇保障制度,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02

#教师代表建议加大课后延时服务的激励#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表示,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课后服务、延时服务、作业管理等措施,“双减”给家长、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但无形中确实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她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贴。并建议督促各省级部门修改职称评审标准,将课后延时服务成果纳入职称评审条件,加大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表彰激励制度,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校和教师的价值追求。

三孩相关

“三孩”政策自去年正式放开以来,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国两会期间,有关三孩生育政策也被多次提及,涉及教育、住房等各个领域。

01

#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放开三孩,虽然有了政策,但是很多年轻人生育率还是不高,张俊廷关注到,其中的困难之一在于,很多家庭考虑到培养一个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经济成本,很有可能不太愿意继续要孩子,尤其是考虑到没人带孩子,对此,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倡导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同时鼓励一些大企业、单位提供免费的托育服务。

02

#建议返还三孩及以上家庭50%房贷利息#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建议,有关部门可研究实打实地给予家庭帮助,鼓励积极生育。托幼方面,可考虑实施入托儿所、幼儿园等费用由家长和政府财政各承担一半;房产方面,对于三孩及以上家庭,可以返还或直接减免其房贷利息的50%;医疗方面,可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入院治疗报销比例。

03

#建议限购城市给予三孩家庭优先购房资格#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也关注了落实“三孩”政策的相关问题,他发现,当前年轻人婚育观念变化、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职场竞争激烈、孩子抚养成本高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生育政策的落地和人们的生育观念。

04

#建议延长产假的成本由国家承担#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宣传部部长黄细花表示,女职工应享受全额带薪产假,且重返工作岗位时累计工龄。目前各省份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均延长了产假,但如果延长产假的成本由企业负担,那么企业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就会尽量不招聘女职工。因此,国家财政应承担延长产假的成本,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jiaoyu/1101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