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学历百科

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怎么样?

前言: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贵州省教育厅2021年度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安排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联合考查专家组将于2021年12月15日至18日到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我校对历史学、美术学、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现场考查。

作为师院人

同学们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了解多少呢

快和小编一起

来看看吧

师范类专业认证基础知识

国家是什么时候启动师范类认证工作的?

2017 年。

我校首次参加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是什么专业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什么时间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结论是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 ; 2020 年 11 月 ; 有条件通过 。

我校 2021 年参加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是哪几个?

学前教育、历史学、美术学。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架构是什么(即分几类几级)?

三类三级 。三类指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三类。三级指第一、二、三级。

通过第一级认证是国家对师范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认证标准包括“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4 个维度(一级指标)和 15 个二级指标;通过第二级认证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 “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 个一级指标和 30 多个二级指标;

通过第三级认证是国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8 个一级指标与二级认证的相同,二级指标则增加到 40 多个。

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怎么样?

各项认证指标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组织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配备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并通过建立基于产出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如何体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1.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要求师范类专业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

艺术培训老师学历认证怎么样?

2.培养目标应该围绕师范生毕业时的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从教能力设定;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均要以有利于师范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

3.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为什么强调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反馈 与社会评价机制?

因为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是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用人单位满意,毕业生自己能就业,这才能说明所培养的师范生能够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评价有学校内部评价,有外部评价,即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有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机构等 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认证条件是什么?

有三届以上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申请参加第二级认证。有六届以上毕业生并通过第二级认证的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申请参加第三级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认证方式是什么?

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监测。第二、三级采取专家进校现场考查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周期性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认证程序是什么?

包括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 审定、整改提高 7 个阶段。目前我校 2021 年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到第 2、3 阶段-自评自建、准备佐证材料,同时接受专家网上质询,需补充相 关材料(上传平台)。

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三级认证结论分为几种?

三种 : 通过 -有效期 6 年; 有条件通过 -有效期 6 年; 不通过 。

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满足五个度,五个度指的是什么?

五个度指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 单位的满意度。这五个度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考查重点。

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的毕业要求 8 个指标点指什么?

可概括为一句话,即 “一践行,三学会” :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具体为:践行师德,包括师德规范、教育情怀 2 个指标点;学会教学,包括学科素养、教学能力 2 个指标点;学会育人,包括班级指导、综合育人 2 个指标点;学会发展,包括学会反思、沟通合作 2 个指标点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主线和底线指什么?

主线:要明。指产出导向的 “3 个 3” 要明确,包括: 3 个目标 ,即培 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要明确; 3 个支撑 ,即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 支撑、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要明确; 3 个评价 ,即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要 明确。底线:要实。指 3 个保障机制要健全、要做实,即质量监控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机制。

为什么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参评专业“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专业的“说”“做”“证”三个环节,来查证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是否达到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并给出认证结论。所谓“说”,即“自己是怎么说的”,参评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做”即“自己是怎么做的”,参评专业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与形成性评价的措施与做法;“证”即“证明自己所说的和所做的”, 参评专业为证明自身达到标准要求逐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参评专业的 “说”“做”“证”必须达成一致。

我校参加认证专业的基本情况

一、教育科学学院简况及学前教育专业简介

学院简况

教育科学学院在原教育科学系基础上于2016年1月组建。自2000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组建升本,教育科学学院经历了小学教育系、基础教育系、教育科学系、教育科学学院共21年的发展历程。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 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下,学院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四个本科专业,招收教育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两个领域硕士研究生。2019年学前教育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小学教育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拥有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

专业简介

学前教育专业源于中等幼儿师范(1980年起开始招生),历经学前教育本科(2002年起开始招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2年起开始招 生)三个阶段。现有专任教师22人,幼儿园一线兼职教师 5 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占比63.6%;博士5人,硕士 10人,硕博比68.2%;教师队伍硕士生导师9人。生师比 17.1∶1。所属一级学科教育学是省级重点学科,2019年本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近三年本专业录取分数超出省二本线45分以上。近三年年均毕业生就业率94%以上,教育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学生发展潜力显著。十余年来,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实际,培养了一批批扎根民族地区,致力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幼儿园骨干教师。

二、历史与民族学院简况及历史学专业简介

学院简况

历史与民族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0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组建升本,由原黔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黔南教育学院政史系整合为历史与社会文化系,2016年随学校转型发展原历史与社会文化系的历史学专业与原政法经济系的社会、社工、民族学等专业合并成立了历史与民族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指导下,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设有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等本科专业,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民俗学,省级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黔南州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黔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民杰社工中心、黔南州高校SYB培训 基地等,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和从事社会工作、民族工作、社区服务的各类人才。

专业简介

历史学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2020年开始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生师比为17.5∶1,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硕士导师4人,高级 职称人数占本专业专任教师人数 75%。专任教师中6人具有博士学历(含在读1人),9人具有硕士学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75%。本专业现建有省级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校级科研平台——黔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聘请基础教育一线教学名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与办学特色鲜明和优势突出的都匀二中、黔南师院附中、都匀三中、 都匀十中、瓮安草塘中学、余庆敖溪中学等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引领和服务贵州民族地区,特别是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近年来先后有20余人考上川大、陕师大、川师大、西南民大、南京师大、广西师大、贵师大、吉首大学等国内高校研究生,大部分毕业学生在各地中学从事教育工作,目前已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三、美术学院简况及美术学专业简介

学院简况

美术学院前身为艺术系,始建于1995年,2000年为美术系,2016年更名为美术学院。2004年招收本科生,2020年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本科生800余人,研究生5人。建有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 心”、牙舟陶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南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乡村振兴研究基地等平台。美术学院经过不懈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较深厚的教学科研实力且人员稳定、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梯队。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4(3人在读)。美术学院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努力探索与构建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和艺术设计人才。

专业简介

美术学专业前身为始建于1952年的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的美术教育专业,2004年升格为四年制美术学(师范)本科专业,授文学学士学位,从2014年开始改授艺术学学士学位。202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学科教学(美 术)方向教育专业研究生。办学地点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本部,目前每年招生11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66人。现有专任教师28人,生师比为13∶1。其中教授人,副教授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19人,学科教学(美术)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拥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优势专业。本专业坚持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特色的办学理念, 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主动服务贵州基础教育,本专业现拥有牙舟陶省级重点实验室等4个教学实践和科研平台2017年以来,承担贵州省“国培计划”美术教师培训项目2项次,组织承办黔南州美术教师培训2次,是贵州省“国培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美术教师培养点。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shudian/1201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