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报名时间

武汉大学历史试题难学吗?

2020年武汉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文都比邻喜报武汉大学历史试题:命中率高达71%

武汉大学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1.《学记》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也是对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2)《学记》全文不过1200多字,但内容却颇为丰富,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其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

(3)《学记》被后世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标志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直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75

2.自我效能感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自我效能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

(2)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它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及活动时的情绪。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二)》p8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178

3.学习动机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等。(2)学习动机具有引发、定向、维持、调节等作用。

(3)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最好。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八)》p51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178

5.英国公学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公学是英国近代17-18世纪的一种中等教育类型。

(2)公学是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学生是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

(3)公学较之一般的文法学校师资及设施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伊顿等九大公学。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七)》p44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136

6.《国防教育法》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国防教育法》起源于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的威胁,美国朝野为此震惊,强烈要求改革教育。

(2)《国防教育法》的具体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3)《国防教育法》颁布与实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促进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六)》p37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133

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中榜样教育法的应用。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榜样法是德育的方法之一,即以武汉大学历史试题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

(2)榜样主要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3)榜样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有: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53

2.简述朱子读书法并评价。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朱熹对于如何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朱子读书法”是朱熹长期读书经验以及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其合理之处对当今依然具有重要价值。(2)朱熹倡导“读书穷理”,主要内容有:①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读,不可颠倒。 读书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好进度。读书要有扎扎实实的精神,一步一步来,不可急于求成。

②熟读精思。对于一本书,一定要熟读,直至能够成诵,同时还要精于思考。精思是“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③虚心涵泳。“虚心”是要求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考,仔细体会书中的含义,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涵泳”是指读书过后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④切己体察。朱熹强调读书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 一方面,读书得来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而深化;另一方面,读书是为了力行,为社会做出贡献。⑤着紧用力。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废寝忘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书要抖擞精神,勇猛奋发,不能松松垮垮。⑥居敬持志。“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持志”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高尚的目标,要以顽强的毅力去坚持。(3)“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循序渐进”包含量力性和打好基础的思想,“熟读精思”包含重视思考的思想,“虚心涵泳”包含客观揣摩的思想,“切己体察”包含身体力行的思想,“着紧用力”包含积极奋发的思想,“居敬持志”包含精神专一、持之以恒的思想等。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而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五)》p30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90

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主要包括:

①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地被“革命”,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知识建构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①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②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助来完成。

③情境性。 情境总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知识是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并提出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七)》p44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170

4.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一种智力品质。

(2)创造性是由多种心理品质有机结合构成的心理结构系统,主要包括:

①创造性认知品质是指创造性心理结构中与认知加工有关的部分,它是创造心理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认知策略三个方面。②创造性人格品质是有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品质,对创造性的发挥起着极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创造性动力特征、创造性情意特征、创造性人格特质等。③创造性适应品质是指个体在其创造性认知品质和创造性人格品质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操作应对,对内在创造过程进行调适的创造性行为倾向,具体表现为创造的行为习惯、创造策略和创造技法的掌握运用等。(3)培养创造力,主要有: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培育创造意识,激发创造动机;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六)》p37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195

三、论述题1.结合新时代实际武汉大学历史试题,论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主要概括为: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即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②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的和谐的全面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③培养独立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全面发展必然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六)》p37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23

2.论在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1)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②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③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④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⑤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⑥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⑦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⑧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2)教师角色的这些发展趋势,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阿范题:刷题宝典》p62

4.结合个人体会,谈谈对孔子启发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文都比邻参考答案】

孔子提出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出自文都比邻2020《教育硕士考研333模模答:全真模拟(八)》p51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zhibo/1112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