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报名时间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难学吗?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THIS IS THE UK

外国疫情严重时出国留学

其实当时看到国外疫情非常严重学历史容易留学后,我也有一些犹豫,但同届的同学已经去学校了。出国留学,首先是因为我本身是很向往的。我大三时有过一次去美国交换的机会,是个半自费的交换项目,当时因为我要读第二学位,如果去美国交换,可能就没办法继续读我的第二专业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就没去成,有点遗憾。

其次,我当时没有国内考研的打算,因为考研的方向主要还是停留在我本科专业英美文学或英语翻译。这个方向我不是很喜欢,因为它会过于学术,我不想从事过多学术类的工作。

最主要的是我个人的实习经历。我当时大三的时候,因为学校要求本科要有一段公司实习的经历,当时在上海投了简历,有幸去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面试通过之后,跟我同一批入职的实习生里面,除了我和两个国内读书的同学以外,其学历史容易留学后他人都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当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我也比较震惊,然后我就觉得,如果我不留学的话,以后可能会被淘汰。

THIS IS THE UK

我选择英国而非美国

首先,因为如果去美国读研的话,它能让我读的专业还是停留在我英语专业,但我对本专业没有太大兴趣了,我想换个专业。

其次,我认为美国留学去冲刺一个好学校的话,绩点是很重要的。但因为我在大三结束之前并没有留学的打算,当时对绩点并不是很看重,所以我的绩点申请美国很好的学校是不够的。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美国的环境不是很安全,比如说枪支问题,我想去一个比较安全的国家。我在英国认识了一些国外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说自己也有同学去美国留学,但他们觉得美国的每个城市都是一样的,文化也都是相似的。但如果在英国留学的话,去其他欧洲国家非常方便,而且欧洲每个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THTHIS IS THE UK

英国之于我

在去英国留学之前,我没有去其他国家读书或者长时间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所以我对英国的概念只停留在书本或是影像资料上面的。

其实并不能说我喜欢这个国家,甚至去之前我还有些紧张,有些害怕自己会不会在那边得病了回不来,有这样想过。后来去了以后,我的学校坐落在非伦敦地区的一个英国北部的小城市——兰卡斯特,这是个非常小的城市,环境非常非常好,空气清新,人也非常友好,这里英国本土居民非常多,和伦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不太相同,我挺喜欢这里。

刚开始会有一些文化冲击,我当时可能有些玻璃心,比如说售货员听不懂你说的英语,你对Ta说的话也理解得不是很清楚,你会觉得对方是不是在歧视你,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每个留学生可能刚出国都经历过这种事,其实英国是个很包容的国家,各国家都有很多人居住在英国,文化很多元。

THIS IS THE UK

兰卡斯特大学之于我

兰卡斯特大学的历史是从1964年开始的,它是一所平板玻璃大学,也就是主要面向平民的一所大学。这么说有点儿奇怪,但其实因为英国教育是比较偏向精英教育的,当时政府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们建立了许多供其他阶级的人去读书的这样一些学校。它是一所隐藏在小城市里,类似于我们国家985大学水平的学校,我当时所在的管理学院是兰卡斯特有比较高的认证的一个有名的学院。

我本科读的英语专业和金融学专业,研究生想读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方向,相当于转了专业,其实是出于我对自己未来工作的考虑,因为我觉得英语出来以后也许会去当老师,但我不想从事跟英语教育相关的工作,我想去做一些自己更喜欢的事情。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转学人力资源专业,我觉得实习经历是要有的。在兰卡有个女同学,她跟我的经历比较相似,她是商务英语专业,也有一段相关的实习经历,所以才转的专业。其他同学本科要么是人力资源管理,要么是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也可以申请。

其实我在申请学校的时候,除了兰卡以外,我还申请了埃克塞特大学,利兹大学等,利兹可能觉得专业跨度太大了,就把我拒绝了。

我觉得转专业申请的关键点主要还是实习经历,还有以后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所以需要好好考虑。

THIS IS THE UK

我的研究生生活

在研究生阶段,我的课程主要是上学校规定的课,没有自己可以选的课。我了解到其他专业其实还是有一些可以自己选的,而且本科生比研究生选课的机会更多一些。

我的课程主要包括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当代组织形式研究,变化分析,还有雇佣关系等专业课程。

英国硕士这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个大学的安排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学校是这样,第一个学期的假期集中在12月圣诞节之前,还有一个假期是复活节的时候。我的专业在管院里其实课程不算太多,我舍友读经济,她比我要更忙一些,但研究生比本科生学习的内容要更多,我的课程主要是以自学和阅读为主。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我当时去学校已经是11月初,因为是疫情期间,学校是以线上课程为主,也有线下课程。我感觉线下课比线上课还是更好的,因为可以看到老师和同学,发言的时候跟老师的互动性更强一些。

大部分课程内容都是以PPT的形式从老师那里发给我们,或者老师会让我们看一些相关的资料片和小组讨论之类。小组讨论一般是在TEAMS这个平台上进行的。

我们单、双周每周的任务不一样,一周是学习,小组讨论,还有一周是自己阅读论文,看课件。我跟在爱丁堡大学读书的同学了解过,她的本科是在国外读的,她说跟本科相比,研究生真的需要阅读很多很多的材料。

在这里,毕业要看你最终毕业论文和你以前每个学期的小课的成绩。如果想顺利毕业我觉得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你想拿到优秀的毕业生成绩,是需要做一些努力的。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每个学期的课程不能在考试周前一个月集中看完,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消化,因为学习的知识和国内不太一样,思维方式也不太相同,放到最后考试之前再突击是没有用的。

还有你的毕业论文,时间是你自主安排的,如果你想指望导师督促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导师夏天的假期非常长,基本上都是靠你自己去完成,所以你要提前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能在最后要交论文的时间点去突击论文。并且你要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方向,这样才能写出好论文。

THIS IS THE UK

英国大学和国内大学的不同

因为我读的是一年制硕士,可能看得不是太全面,但我认为英国大学和国内大学的区别很大。

首先是图书馆的资源量和丰富程度。兰卡斯特大学图书馆能看的东西很多,图书资源主要集中在电子类,你可以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借到很多很多的书,当然学校图书馆里面的书也非常多,而且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有些书可能年纪非常大,有几百岁了吧!

除此以外,学校的设施建设也比较好。英国的学校建得非常美观,洗手间比较高级,喜欢用戴森的产品。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同学去谢菲尔德,发现那边用的是戴森的烘干机,兰卡斯特用的也是,感觉比较新颖。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还有国外大学社团活动挺多的,你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家的人,在文化上更多元吧。因为我在国内大学读的本科,所以从我的角度看的话,在国内如果你去读理科相关专业的话,还是停留在刷题,考试这样的方式,文科就有点儿像放羊,学生摸鱼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到最后可能快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怎么这么平庸,因为这种教育方式不太容易发现自己的长处,不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在国外读书,同学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太近。因为只有一年,大家会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所以各有利弊吧。

THIS IS THE UK

英国一年硕士水?

我觉得英国一年硕士并不比三年国内研究生差。

国内研究生虽然三年,但教学安排比较分散,我本科同班同学考到对外经贸大学读口译,我了解到Ta们第一年主要是把时间放在实习找工作上,因为可能选择国内读研还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然后找个合适的工作。

我也有读理科工程类的同学,Ta们第一年是上课,考试,然后就是给导师打工,做实验之类。在导师和学生的地位上,我觉得国外会更平等一些。在国内,可能导师会用学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另外,很多来英国读研的同学并非像我这样本科一毕业就来的,有很多人是工作过几年的,那Ta们为什么出来读书学历史容易留学后?因为想升职,加薪。而英国的硕士是非常高效、非常有用的,而且各国都很认可。

至于网络上为什么说英国硕士水,可能因为说这种话的人,有一部分是国内考研成功上岸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是一些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Ta们并不太了解留学生的现状,或者说国内对留学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还有一点,因为英国研究生的假期时间正好和国内是错开的,所以可能你会发现,国外研究生会在朋友圈发很多自己出来玩的动态,但其实因为那时候正好是假期,而国内正好是开学,所以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去英国读硕士的人都在玩儿。

兰卡的其他国际生我也有了解过,没有说觉得英国留学很水的这种观点存在,有很多欧洲同学,Ta们觉得英国的综合国力比较高,所以从Ta们自己国家来到英国读书学习。

THIS IS THE UK

如何快速适应留英生活

我觉得首先是生活自理能力吧。因为我本科虽然在国内读的,但离家也挺远的,基本上一年是没有回家的,所以在这方面我适应得比较快。还要抱着开放的心态,不要太玻璃心。

其他国家同学会说,为什么中国学生那么喜欢抱团?我有发现这种现象,就我们总是结伴出门买东西,结伴去上课,其他国家同学会觉得难以融入到中国同学中。上课的时候大家总说中国同学是最沉默的,但我班上有个中国女同学,她发言是最积极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要看人,要挑战自己,去做一些你可能刚开始觉得不舒服的事,但你尝试得多了,就慢慢习惯了,你就会更自信地去参与小组讨论,我觉得在小组讨论方面可能中国同学会差一些,参与感还不太够。可能大家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但其实只要你说了大家都会去听,然后跟你去讨论你说的观点。

THIS IS THE UK

在英国生活

英国留学生生活可能没有国内研究生那么丰富。大家普遍公认的英国留学生的娱乐方式,晚上能去的地方也非常少,兰卡斯特基本上5:00以后那些小店、超市什么的就都关了,大家就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课余生活,无非就是逛超市,逛公园,逛大卖场,做饭,平时周末的时候会去见同学、朋友,其实大家学习都特别忙,能见一次很不容易的,就像语言班的同学,我们最后一起见面是在第二年6月份的时候。

兰卡斯特大学可能和其他大学不太一样,它有一个校园,不是分散在城市里面的教学楼,学校内部有很多餐馆,有中餐馆,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餐馆,意大利,印度之类的。我听说学校是有自己的食堂的,但我生活了一年并没有发现。对我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吃自己做的饭或者吃中餐,中餐比其他饭要贵。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我主要是以自己做饭为主,学校有一个小超市,我刚去的时候因为要隔离,自己也有些不太敢出去,所以在第一个月我都没有出过学校,就靠这个小超市活下来。超市里也有熟食,当然国外的食品多数是凉的,如果你想吃一些不同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做饭,可以在网上学。不过我挺鼓励想去留学的同学们,去尝试一些其他国家的菜,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兰卡斯特有很多供学生住宿的地方,学校把每个宿舍区建成不同的college,大概有八个吧,每个楼的建筑时间不太一样,有些房间更现代化、更高级一些,有些房间的卫生间不是分离的。学校对住宿环境翻修过,我当时选的是好一点的单间,有独立卫生间。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但我觉得舍友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学校出于疫情角度考虑,把很多中国同学安排到一个宿舍里面,当时我的舍友加上我已经住满了八个同学,我觉得有点不合理,所以第二年四、五月份时我提交了换宿舍的申请,其实我可以早一些换宿舍,当时宿舍的网也不是很好。

我听说其他同学住在镇上的,他们会选那种完全和其他同学隔开的独立厨房,我觉得这个也可以试一下。住在镇上价格就比住在学校要贵,但这一年我基本上是线上课,其实住在镇上买东西更方便,而且能见到不一样的人,人也比较多,心情也会更好一些。在学校住,假期的时候路上经常一个人都没有,就你一个人。

我当时选的是50周的,交了一年的住宿费,所以我一直住在学校里的,但我大概在第二年的8月份就离开兰卡斯特,去了其他城市。放假时我去伦敦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回到兰卡斯特,交完论文以后我就从兰卡斯特搬出来,去了伦敦,一直住到我回国。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说到交通出行状况,我发现其实兰卡斯特的公交是很多的,但非常贵,大概一趟单程需要花掉2.2磅,双程要花掉3.1磅,你可以去申请学生优惠,或者买月卡、年卡之类,但我听说年卡要两百多磅,我觉得不太划算。

有很多同学是开车的,但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一年制硕士可能不太现实。我有了解过读博士的同学,因为Ta们要读四年,所以会买辆二手车,这样的话在兰卡消费是很低的。这就是在非伦敦地区留学的好处,物价低。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除了学校以外,兰卡斯特有一条高街,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是日韩的周边也可以买到。在一个能看到羊的地方你发现你还可以去追星,就觉得很神奇。这里还有些一磅店,如果想省钱的话,可以去那里买东西。

兰卡是一个非常小而精的城市,人也非常友好。你上公交车的时候,会跟司机或者其他乘客打招呼,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小镇。

我们的毕业典礼我没办法参加,因为我现在已经回国了,但学校学生会组织我们举办了毕业生晚会,我们大家去了镇上的一个小酒馆玩,当时我才发现学校原来有这么多研究生同学,我也结识了一些其他国家的同学,很有趣,我记得那天刚好是6月28号,大家就坐在一起看足球赛,我觉得很有意思。

THIS IS THE UK

留英的花销

从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整整一年,我大概花了35万左右,可能还会超些。

我刚去的时候第一个月很省,当时大概花了六百多磅,后面我就没有再算过了。我不太确定我的生活花销在其他留学生里算什么水平。我没有买过太多东西,也没有买过奢侈品。我的学费是2万英镑,住宿费一周是140磅,但我听说今年上涨了。生活费我爸妈之前全部打给我了,算下来应该是12万人民币吧。

自己做饭会省下很多钱,但最后一个学期我在写论文有点儿累,经常在图书馆写完论文就去吃中餐了。我有朋友在中超买些咸菜,每天煮粥喝,可以省下来很多钱,她说基本上一个月就花四、五百磅。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春天英国解封了,所以从春天开始,我就想去其他城市玩,也花掉一些路费,包括在外面吃饭也比较花钱,英国餐馆可能随便吃一道菜就要十几磅。夏天我还去伦敦短租了一阵,伦敦的房价很贵,物价也比兰卡高,而且我发现英国的物价在10月份上涨了,很多我喜欢吃的东西在超市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所以可能今年的留学开销会更大一些。

THIS IS THE UK

当下英国疫情形势究竟如何

我读语言班时的一位女同学,她性格外向,喜欢社交,在语言班成绩过了以后,她决定defer一年,第二年(就是我回来这一年)再去读书。她今年去读研了,现在可以参加线下的很多社团活动,这是我这一届没有体验过的。

我在学校打了两针辉瑞,一针在5月,一针在6月底,所以在回国前做核算测试,我看到自己的抗体是很高的,说明疫苗是有用的。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我当时交完论文以后搬到了伦敦,我会经常出去玩,我担心过自己会不会感染新冠,但我发现其实健康的人都在外面待着,生病的人因为发作很快,我觉得Ta们是不会在外面到处走动的,所以我觉得英国疫情没有国内说得那么严重,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有时也不戴口罩。

我也去过苏格兰,苏格兰的防控比英格兰要强很多。我在苏格兰的火车站,当时摘口罩喝点水,就被别人提醒要把口罩戴上。在博物馆拍照没戴口罩,也会被提醒。大家一般在公共场所都会戴口罩,但如果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大家基本上不戴口罩,但进一栋楼,或者上一辆公交车以后都会戴。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我觉得英国民众的防控意识比较强,有些做法是非常科学的。在刚解封的时候,兰卡的餐馆也是开张的,但座位必须设在小店之外,把桌椅都摆到户外,传染就不会很严重,公交车通风也比较好,我觉得疫情并不是那么严重。

我有见过有的中国同学每天都戴口罩,每天也消毒,但最后还是感染了,所以我觉得这可能跟体质有关系,但我认识的同学里基本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包括我在伦敦待的时候,我的朋友和外国同学,可能大家觉得他们的防疫意识不强,但大家都打过疫苗,都是健康的,也没有得这个病,所以我就觉得,如果出国读书的话,还是比较安全的。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英国主要是按年龄接种,政府会先让年长的人接种,现在第三针已经可以接种了。目前是40岁以上可以接种,然后慢慢到18岁以上。我当时大概在5月份的时候接到通知,我可以接种了,然后我就去学校接种,是完全免费的。

英国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接种疫苗,我看过新闻,说是因为英国有很多流动人口,可能没有身份,在英国待着,但英国还是会给他们接种疫苗。

辉瑞两针就结束了,第三针是加强针,但我没有打,因为我回国了,而且也没有轮到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打,所以我没打过第三针。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这边没有强制国际学生必须接种疫苗,是自愿的。但大家都会去打,因为要出示绿码,打了疫苗以后你才能去公共场所,去参加其他的活动,包括我们当时毕业晚会看欧洲杯也是要有pcr的测试记录,你是健康的才能去这个场所去参加这个活动。

英国没有每周做核酸检测的要求,但兰卡斯特大学会在不同的地点提供很多可以自测的检测包,你可以自己去领,是免费的,里面有七套测试工具,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出去了是不是不安全。你可以自己去测试。

英国的核酸测试主要是自己做的,包括去隔离点现场做也是给你工具自己去测。我第一次测核酸是在12月底,每个测试工具上有个码,你可以登录英国政府的一个网站,把自己核酸检测是阴性的结果输入上去,然后它会跟你的HS号码绑定,结果会显示在你的应用程序上面,它是实时更新的。如果你要去什么公共场所的话,你就可以出示一下,然后就能进去了,但我觉得秋天的时候大家就不是很需要这个码了。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国外的核酸检测就是你自测自己是不是健康,是你自发地去测试,你感觉你不对就要自己去测试,是一种义务吧。英国政府不会从上到下地去管你,不是说我觉得你有病,所以我要测试一下你。

我记得当时去参加毕业生晚会,第二天学校突然发邮件通知我们,说当时活动场地里有一个工作人员核酸检测自测是阳性,然后他通报了自己是阳性以后,学生会自发地组织我们当时去过这个地方的所有同学,检测自己是不是阳性。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英国这边每个人不管有没有接受过什么医学培训,对这方面的理解都很清楚。当时我在宿舍,基本半小时之内学生会的人就过来给了我一个检测包,这不是普通的自测包,而是在英国政府登记过的检测包,它的性能应该是更好一些。

当时他们把这个检测包放在了我宿舍楼下,走了以后才让我把宿舍门打开去拿检测包,然后我按照里面的说明书,把自己的号码登录到政府的官网上,自己做测试,再写下来测试时间,然后把自己的样本封好袋子以后,他们半小时内再回来去拿我的这个东西,而且拿的时候离我的样本很远,他们有个大袋子,人和人的接触是不可能的。

除了核酸检测,平时在公共场所的距离也很远,大家会主动去跟别人保持一段两米的社交距离。学校洗手消毒的工具是很多的,不是做样子,不是瓶子空了就一直空着,他们一直都有消毒用品,所以我觉得是比较安全的。

THIS IS THE UK

毕业后找工作的经历

毕业之后,我在国内找到了一份工作,所以我可能在隔离期结束以后就去上班了。

当时大概是我觉得在英国可能找不到工作了,所以我就开始在国内找工作,我试过几次投简历,我发现在国内找工作很快就有人会回复,可能第一天投了简历,第二天就能收到电话,对方也想了解一下我。所以我九月、十月就没有再投过国内的求职简历,在快回国的时候,10月20日才投的。

我是在隔离期间网上面试的,最近就出了结果,还挺快的,但这个岗位比较普通,在外企从HR助理开始做起。我也没有期望一毕业就能月入过万,我有很多同学,论文也没有写太多,八月份就赶回国参加秋招,去找工作。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现实一点,先找工作,慢慢积累经验,再去找更好的工作,所以我没在秋招上花太多的时间。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我有尝试过在英国找工作,大概是从今年年初我就开始投英国的工作简历,然后我发现是有一定难度的。可能你看到有些中国同学成功了,但可能Ta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还有,据我了解,在英国找工作主要是集中在类似于会计这样的岗位,而且对语言水平的要求很高,再有就是看运气,运气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我有个同学是在国外找到了实习,他跟我说,其实大家后面都要回国找正式工作的,只是想在英国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我也认识一些学会计或是学商业分析有关的同学,有个女生也在英国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所以主要看你的专业,因为管院的同学很多都想从事咨询行业或数据分析之类的,这方面我不太了解,所以不占优势。

当然,也要提前做准备。在英国找工作是要提前一年找的,也就相当于去年秋天开始找工作。我当时主要想找个实习,但后来面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所以我觉得,在英国找工作是有难度的。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英国毕业生的工作签证,我认为有些耗时间,而且拿上签证以后,有点类似于要在它们国家当廉价劳动力,所以我就决定回国了,其他同学跟我的想法也差不多,大家都觉得,虽然有两年可以待在英国,但你家里支不支持,还有你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也是问题。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时间耗着,就相当于毕业后处于待业的状态,等以后回国找工作,这段时间空白期就会被别人质疑,所以我还是赶快回来了。

在英国,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毕业,都可以拿到2年工作签证,但只有一次机会,假如说本科生的时候你用了,研究生毕业就不能再拿这个签证了。这两年的工作签证是需要你自己去申请的,需要交一定金额,也就是要交两年的HS保险。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因为我的研究生毕业证是我回国那一天才下来的,我前面问过学校,也知道这件事,就是说必须在毕业证拿到以后才能去申请签证,不然第一次申请失败,第二次很难再申请成功。这也是我当时9月、10月在英国找工作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问题,对方希望我拿的是毕业生签证,因为大部分工作是不提供工签的,他们会直接问我有没有毕业生签证。

因为研究生的毕业时间比本科生晚几个月,而学生签证一周只能工作20个小时,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不占优势。我知道当时我9月份找工作的时候有些本科生已经拿到了这个签证,所以当时我找工作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签证的问题,没办法通过面试。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听我的朋友说,欧盟国家的同学拿着欧盟身份证,就可以没有20小时的工作时间限制,所以在找工作方面Ta们更占优势,可以直接从事全职工作,还有些人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工作。

THIS IS THE UK

人力资源专业就业前景

我觉得是挺占优势的一个专业。因为我想在外企工作,所以在英国读过硕士以后,有很大的帮助,不管是平台还是视野,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国内大城市对硕士留学生的认可程度还是非常高的,而且一年硕士会让你接触不同的人。因为在国外读书不一定都是年龄相仿的人,有些人也是工作过的,所以认识一些这样的同学、朋友,会对你未来职业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夏天学校有免费的求职培训课程,英国大学的每个学校都有,你可以去听讲这个讲座,他们会给你提供一些建议,会要求你去提升自己的简历或是一些面试技巧之类的。

你会发现,其实外国的同学大概从18岁以后就会去搭建自己的求职简历,我当时也在做这个事情,也有些公司问我想不想去。因为我是读人力资源的,所以一条路是在公司里做HR,还有一条路就是去猎头公司工作,但我想先在公司里干过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然后再看看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THIS IS THE UK

留学给我最深的感触

因为留学是申请制,不是说你考多少分你就上什么学校。当然,如果是从高中到本科的话也是要通过一些考试去申请学校的。留学期间不单单是用考试来评价你,而是通过写论文或者是小组作业,这会对你整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考量,你会突破自己的以前的一些缺点,去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留学生如何充实自己?在国外,一年制硕士不太容易交到朋友,大家从中国不同的城市到英国读书,就读一年大家就散了,所以这时候你要了解怎样跟自己做朋友,你要更关心自己一些,你会发现其实你还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你会更专注于你自己本身。

学历史容易留学后

以前读书的时候就是一直在考试,一直在学习,包括本科也是跟同学住在一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会无意识地给别人展示一个“自己”。出国留学,学习能力会有提升,因为学校老师会要求你自己去了解一些你想了解的知识,然后你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觉得国内的同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英语接受能力比较薄弱。因为我本科就是英语专业的,其实用英语机会是很少的。还有当时老师说过,学生在获取英语信息资料的时候可能会不太容易那么顺手。但国外有很多同学他们的母语就是英语,所以在英语语言方面我觉得的接受程度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当你整个人沉浸在语言环境中,会和以前大不相同。

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会出国留学的。其实我快出国的时候也有一些犹豫,也有过一些不太愉快的事,但我现在想想,这些都不算什么,出国留学会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吧,让你的生活,你的三观更完善一些。你再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觉得其实这个问题你还可以这么想,你的思考方式也会改变,帮助会很大。

THIS IS THE UK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如果你在本科刚开始的时候就有去国外读研的打算,一定要提早做准备。在大一的时候,我们英语老师就跟我们说过,要想好你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因为你要冲绩点,要有很好的绩点才能去国外更好的学校,所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是有一点缺失的,所以就是要早做打算。要跟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知道你在经历什么,你在想什么,跟他们说你的想法。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周边的事情,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多交一些国外的朋友,这样会让留学的价值更高。有机会也可以去尝试工作,能在国外实习还是会很不一样的。我有尝试过在麦当劳打工,我觉得还比较有意思。我也问过我的导师,他也是个中国人(中国导师会更喜欢读PPT不过我们从来没有用中文聊过天,都是用英文),你可以和导师交流想法,他会给你一些非常棒的建议。当时他也在国外读研,后来又读了博士,他读研时也去面包店打过工。

去突破自己,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我的留学经历还是很开心的,所以我从不后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zhibo/12295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