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报名时间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_李白关心民生的诗句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我在山上舍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可见,他的生活水平在社会的下层。他虽然生活范围比较狭窄,但对穷苦百姓的生活还是较有体验,故能写出一些较深层次地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

贞元、元和年间,战乱频仍,统治者大肆收刮,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李贺的《南山田中行》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荒凉与冷落: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这首诗,朱自清认为是元和八年(813)贺辞去奉礼郎归昌谷的秋天作,“诗中有‘九月'句,乃作诗实候”(《李贺年谱·元和八年》)。“南山”,指“南园之北的汉山”(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卷二),为李贺家乡实地。这首诗写得少人气而富鬼气,惨不忍睹,使人想起曹操的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乐府诗集》卷二十七)但贺诗写得更阴冷,更恐怖。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感讽五首》其一写劳动人民赋税之痛: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陈沆评这首诗时说:诗人“陈民困以刺吏贪,陈吏贪以讽朝廷举措之失”(《诗比兴笺》卷四《李贺诗笺》)。李贺写道:盛产明珠的“合浦”已无明珠,盛产柑桔的(木奴)的“龙洲”已无柑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贪婪的“使君”欲壑难填之故。“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一针见血,表现了诗人的极大愤慨。而“县官踏飨去,簿吏复登堂”,则反映了当时官府对农民层层剥削的社会现实。

李贺的另一首名作《老夫采玉歌》则反映了劳动人民所受的徭役之苦: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曾益云:“此为老者服役采玉,不堪劳苦之辞。”(曾益注《昌谷集》卷二)唐代帝王,非常爱玉。德宗曾遣内给事朱如玉往安西于阗求玉。后又派出大批使者,往四方采玉,其目的只是为宫女贵妇琢为首饰赏玩。“蓝溪之水厌生人”,为采玉死了多少无辜之人!一“厌”字,饱含无尽血泪。杜鹃口血、老夫热泪、蓝溪龙愁、娇婴无依,暴政之下,人间何世!诗人以“悬肠草”(又名“思子蔓”)作结,含不尽之愁痛在诗外。

李贺曾到过潞州、雁门、平城等边塞地带,对戍卒的辛苦有较深的体验。《平城下》就是反映当时戍卒饥寒生活的诗篇。诗云: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久戍边陲,月夜饥寒,枯蓬乱飞,瘦马频嘶。将士们宁愿战斗而死(倒戈死),也不愿毫无意义地饿死在这天寒地冻的孤城内。王琦云:这是李贺看到当时的“守边之将,不恤其士卒之饥寒,其下苦之,代作此辞以刺”(《李长吉歌诗汇解》卷四)。与此类似的作品,还有《塞下曲》等。

李贺对幽禁终身的宫女,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宫娃歌》《三月过行宫》等都是这一类的诗篇。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

关注民生疾苦的诗句: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zhibo/9847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