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报名网站

第二学历是否被废止难学吗?

全文2483字第二学历是否被废止,预计阅读4分钟

第二学历是否被废止

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很容易引发人们对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制度的质疑,第二学士学位极可能最终变成鸡肋,但通过制度完善,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就不再是现实中的鸡肋。

第二学历是否被废止

图文无关

作者 | 张继明(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近期,高校第二学士学位制度(下称“二学位制度”——编者注)的废止与重启问题备受关注。二学位制度是什么?政策调整背后反映了何种逻辑?重启的二学位制度是标识着某种机遇,还是只不过“看上去很美”?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主要以实施本专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规模十分有限。相关研究表明,直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研究生教育都未曾达到万人规模。

随着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全面深入推进,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1987年,原国家教委等部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建立了高校第二学士学位制度,以弥补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足。

但实际上,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始终受到各种局限。

数据显示,从2001到2012年,教育部共批准185所高校建设29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理工科专业,遍及管理、教育、新闻等诸多学科领域。但在2014年,兰州交通大学教授杨宗仁曾对我国163所高校开办的81个授予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专业从来没有招生,70%的专业已停招多年。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扩张,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连年缩水。加上高校越来越多地探索双学士、辅修学士学位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学士学位制度逐渐走向终结。

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2022年《办法》实施后,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

从制度建立的初衷来看,二学位制度是作为一种替代性、补充性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增大条件下,二学位制度已经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

然而,如果我们重新界定二学位制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其新的功能,或者说更加充分地发掘其潜在价值,二学位制度不仅不应该废止,而是应获得进一步支持。

具体来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跨界、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校重构人才培养体系,跨学科、跨专业、跨组织培养高素质人才。二学位制度是高校重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为具有跨界成长能力的学习者提供机会。

当前,抗击疫情已转为常态,复工复产取得较大进展,但客观地说,大量中小微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致使就业压力普遍增大,大学生就业空前困难。在此背景下,二学位制度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了另一种升学渠道,延缓其就业,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就业压力。

就当前形势来看,二学位制度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是客观的,但就长远来看,该制度的以升学促就业的作用又是短时的,其核心价值还在于教育本身,即促进新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或成长。尤其是在终身学习条件下,二学位制度是高校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保留二学位制度并需要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根本依据。

正是基于二学位制度的积极意义,5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指出,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得以起死回生。

然而,现实中二学位制度能否充分释放其价值呢?恐怕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高校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未必会对设置二学位制度感兴趣,何况第二学位的招生、教学和管理会给高校带来一定负担。在研究生连年扩招条件下,大学生不一定愿意花六年时间拿两个本科学位。至于用人单位,受“唯学历”观念束缚,就更不一定认同第二学士学位的含金量。

所以,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二学位制度的质疑,二学位极可能最终变成鸡肋。

要减少这种冲突,避免二学位陷入尴尬,就需要给予二学位以合理的定位,并在制度上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具体来说,第一,攻读二学位应作为学习者基于个人兴趣与人生规划的个体化、自主化选择,尤其是作为在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时代个人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

从工具性角度来说,第二学位制度为学习者获得应届生身份、转专业、读名校等提供机会,从而突破就业、升学和考公等过程中遇到的某些束缚。

第二,国家及高校不必赋予第二学位以某种战略地位,不必将其纳入诸如“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等宏大战略体系之中,尤其对于国家而言,应就发展二学位制度采取“无为而治”策略,淡化第二学位行政审批,逐步减少直至取消第二学位财政拨款。

换言之,国家应把二学位发展的权力交给高校。

第三,高校按市场需求发展和优化二学位教学,在专业设置上不一定局限在与国家或地方战略需求对接的重点专业、核心专业,而应在能力范围内放开限制,以多样化为原则,重点开放本校优势和特色专业,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选择空间。

第四,第二学位学生缴费入学,缴费标准应在培养成本基础上适当提高,以作为培养单位的物质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补偿及激励。

但显然,创收不可成为高校开辟第二学位教育的主要目的,高校应量力而行、科学测算,合理确定符合自身培养能力的二学位学生规模。

第五,第二学位学生插班就读,或者单独编班。

前者与第一学士学位学生同班,接受相同教育、相同训练,接受一样的课程评价第二学历是否被废止;后者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收费标准。但两者共同的原则是保证第二学位人才培养质量,质量保障是第二学位受到尊重、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条件。

当然,要避免第二学位学生入学后不能适应新专业学习,故第二学位招生应探索科学的选拔评价机制,申请者既要有跨专业学习热情,还要有足够的跨学能力。

第六,高校应在探索和试验中,建立起科学、完备、成熟的第二学位工作制度体系,能够根据第二学位实际需求灵活开展招生、实施教学及管理工作。

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具有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短时功效,但我们更应该立足于教育本身,致力于发掘该制度的长效价值,使其成为终身学习时代满足学习者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

学习者通过基于兴趣和理性规划地学习,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就业力,从而促进就业和创业,但最大的价值在于保护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开发更多人的创造潜力。

所以通过制度完善,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就不再是现实中的鸡肋。

第二学历是否被废止

本文获授权转自“老张论教”微信公众号,原题为《高校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机遇还是鸡肋?》,一读EDU编辑部对原文略有编辑、调整,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浏览“老张论教”微信公众号推送原文。

延伸阅读(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读EDU”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重启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后,高校、学生都要做出选择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为何比“强基计划”更重要 | 专家观点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将成历史?教育部发文,继续开展!

建议成真!教育部:正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

欢迎关注一读EDU微信公众号(ID:yidu_edu),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一读EDU是方略研究院旗下专业的研究性媒体,方略研究院是践行教育研究的全球智库,总部设于北京,在世界多地设有分站。研究院曾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教育厅、国内外高校教育研究课题与咨询项目,专注于为教育研究和决策者提供双一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质量保障等主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chengrengk/1250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