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自考学历百科

高学历的人翻译怎么样?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高学历的人翻译的心理学

2013 年高学历的人翻译,一篇文献里,Brandt整理了 66 个国家共计 151794 份调查数据,发现学历更高的人,更容易对社会事件表现出愤怒和不满。

论文摘要的第一句话点名了核心:

系统正当性理论(SJT)认为,低地位群体的成员比高地位群体的成员更可能认为他们的社会系统是合法的,因为低地位群体的成员在系统动机和自我/群体动机之间体验到一种不协调的感觉(Jost,Pelham,Sheldon,&Sullivan,2003)

高学历的人翻译

这句话有些拗口,翻译成普通话就是:

社会地位低的人会认为社会制度更加公平、合法。

因为社会地位低的人拥有的资源少,改变环境的能力弱,为了维持平和的心态,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让这个世界“看起来”很公平。

而那些高学历的人则与之相反,他们自认为有改变环境的能力

情绪ABC理论:愤怒与世界无关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高学历的人翻译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起作用。

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也可能觉得这是是背水一战,不能失败。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越是高学历的人,脾气越差

根据情绪ABC理论,真正引起我们愤怒情绪的,并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

很多人觉得高学历的人更有涵养,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更能宠辱不惊,其实对高学历的误解。

高学历的人翻译

与低学历的人相反,高学历的人通常社会地位较高,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改变现实的能力,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待遇也是公平合理的待遇。

当发现社会上的不公平的事情时,高学历人群的第一反应是这与他的认知不同,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错误,一定有人在其中搞鬼,一定要把他给揪出来严加惩办!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初期,湖北的红十字会将大部分口罩分配给了连发热门诊都没有的“莆田系”医院,而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协和医院只分到了3000只口罩。

对于这个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那些“高学历”的人认知过程是这样的:

事实A.湖北红十字会分配口罩存在问题

认知B.一定是红会的制度问题或是有人中饱私囊!一定要查清楚!严惩不贷!

情绪C.气愤!为一线人员愤怒!为广大捐献者不平!

经过这样的认知,愤怒的情绪自然就产生了。

高学历的人翻译

而在社会地位低的人眼中,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多了,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他们的认知过程是这样的:

事实A. 湖北红十字会分配口罩存在问题

认知B.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莆田系医院的人肯定和红会的人“关系密切”,这没什么可惊讶的。

情绪C.平淡

还记得Brandt的研究吗?

因为社会地位低的人拥有的资源少,改变环境的能力弱,为了维持平和的心态,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让这个世界“看起来”很公平。

请保持你的愤怒

乔治·奥威尔在《1984》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专制统治下的社会,统治者为了永久维护自己的地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让民众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学历的人翻译

民众的情绪只有激情和恐惧,大家已经不知道愤怒为何物,因为在民众的认知中,世界一直如此。

如果你产生了愤怒的情绪,说明这个世界发生的了一些与你认知不相符的事情,你有去调查它、改变它的想法。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去红会总部探明真相的记者,需要揭露事件真相的作家,更需要将有关人员严惩不贷的领导。

这些行为背后的动力就是我们的愤怒,而引起我们愤怒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请保持你愤怒,这个世界的不公需要它来铲平。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自我情绪调控》、《社会心理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shudian/1140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