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网站

外地学校提升学历怎么样?

一、从叫停到清理外地学校提升学历,2年异地办学发生巨变2019年2月,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公开答复了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780号(教育类180号)提案。答复称,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不宜再对现有存量高校布局做大规模调整,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2021年7月28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通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外地学校提升学历

其实,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一直采取不鼓励、不支持的基本政策。

尽管如此,近年来高校异地办学仍然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中有41所学校建有异地办学机构,占比达到45.33%。

外地学校提升学历

异地办学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异地办学的高峰,办学地点多集中在深圳、青岛、苏州、威海、珠海、烟台等经济较发达但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向呈现出从四周集中流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趋向。北京高校异地办学主要选择深圳、珠海、威海、烟台等地外地学校提升学历;上海高校异地办学大多选择青岛;南京高校异地办学多选择苏州。

异地办学普遍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从国内高校异地校区的创办情况来看,地方政府想在短时间内吸引知名高等院校入住,并设立与当地政府经济、产业相配合的专业,地方政府往往提供丰厚的支持,如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例如,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协议,根据协议,深圳市政府5年投入300亿元,用于中大深圳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教学科研设备投入;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同样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承担苏州独墅湖高教区的规划、建设、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招商引资和功能开发,为入驻的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提供服务和公共管理。

二、高校异地办学,高校和引进地的双赢,那么谁输了外地学校提升学历

1、异地办学外地学校提升学历:高校和引进地“一拍即合”

高校异地办学是高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推动的。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日渐增长。

可以说,名牌大学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环境和就业环境好,对大学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这一点,深圳的发展最能说明问题。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40年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是,作为后发城市,高等教育一直是深圳的短板。早期,只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个本土的高校。发展所需的人才和技术主要依靠引进。

深圳认为靠自身力量办成一所国内一流大学,难度很大且时间较长。因此,引进知名大学成为深圳高等教育“弯道超车”的必然选择。

直接借助校方的已有品牌和成熟的办学经验与师资,起点高,见效快。可以借助引进高校快速培养急需和合适的高水平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

目前,在深圳

对于高校来说,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也可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例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目标是:要成为支持深圳市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人才库”、“智囊团”和“动力源”之一。

最成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也是借助深圳这个平台成功突破了主校区在东北的地域劣势。利用深圳的资金支持和产业资源,哈工大(深圳)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热门领域取得突破,从而带动本部更迅速地发展。2016年,哈工大(深圳)独立招收本科生,深圳校区本科生源录取成绩一直居于广东省前列,反超本部。

2、高校异地办学,谁是输家?

要说高校异地办学有输家,那么这个输家就是高校原所在地了。

尤其是,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开展异地办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所在地人才资源流失。

其实,在人才流动加快的背景下。即便没有高校异地办学,近年来这些地区的高校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兰州大学。

外地学校提升学历

兰州大学部分流失人才

笔者朋友所在的哈尔滨一所省属本科院校,近年来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大量流向广东,还有的流向重庆、贵州等西南地区。甚至有的专业出现整个团队集体出走。

因此,教育部也曾先后出台政策,禁止东部沿海高校到中西部和东北高校挖人。

2017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强调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要坚持正确导向,明确“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也明确,对违规引进人才、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的高校,停止下一年度的推荐资格。

三、清理异地办学,哪些城市最受伤?

此次,教育部提出逐步清理规范跨省异地办学。

从目前的高校异地办学情况来看,跨省的校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其中,以深圳、苏州和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主。

教育部的新政策,对深圳和苏州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

深圳市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的“双一流”高校异地办学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

外地学校提升学历

来源:青塔

苏州的“双一流”高校异地办学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科大(苏州校区)、西交大(苏州校区)、西工大(太仓校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山东大学(苏州校区)等。

外地学校提升学历

来源:青塔

教育部发布的新政策其实也在预料之中。

作为国之重器,安心做好科研是高校的首要职责。

但是,在经济发达城市投入巨大资源引进“双一流”高校的冲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高校发展的初心。

希望各地在响应教育部政策的同时,也要做好高校发展的规划。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该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住高校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否则,人才流失仍将持续。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chengrengk/1388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