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学历百科

曲师大林桂榛学历好吗?

曲师大林桂榛学历

——在河南省中文信息学会曲师大林桂榛学历的发言

(2021.10.30 郑州智汇城)

林桂榛

【王龙】刚才我们会长许老师说曲师大林桂榛学历,中华民族持久强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的文化。中文的现代化进程,在关键的时候,王永民老师、许周澐老师、常胜敏老师,在王永民老师的带领下,在不懈探索之下,把中文带出了信息化,高度便捷了中文世界,功德无量。

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或根底,所以我今天特别邀请曲阜师范大学林桂榛教授给大家讲几句,因为他是做文史哲研究的,他也研究汉字。我觉得我们的中文信息化研究不但要讲信息化,也要讲传统化,不仅要讲中文形式,还要讲汉字内涵,要讲刚才许老师所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林桂榛】谢谢王总!我是第一次参加五笔王码发明人王永民先生创办的河南中文信息学会的活动,很荣幸。刚才认真聆听了许老、常老两位前辈的精彩讲话,深受教益。尤其刚才听到许老讲文化问题,我还挺想说话的,就是想附和许老的一些看法。现在王总点名让我说,我就说说,以附和许老。我也研究一点古文字,但是技术问题我肯定不懂。我讲一个搞中文信息处理的人,美国有位电脑工程师,中国网民一般叫他“汉字叔叔”,他的英文名叫理查德什么的(即Richard Sears)。他1970年代到台湾留学过,他实际上跟中央研究院甲骨文学家李孝定先生有交流交往,属李先生的私淑弟子。他在美国硅谷工作时建了一个数据库,汉字字形数据库,用自己工作赚的钱做这个数据库,最后做得倾家荡产,可能有的老师知道这个人。他后来生活很困难,因为公司工作丢掉了,但又非常热爱汉字文化。他的汉字字形数据库公益上线快20年了,我很早就用他的数据库网站,那时中国人不了解他。他2012年到中国大陆后在北京待了几年,现在南京有一个公司聘他,他去当公司研究推广汉字文化的专家了,帮助做汉字文化生意了。去年他获得了中国永久居住权及南京市政府“金陵友谊奖”,并且有了地方政府财力支持的个人工作室,也是很高的待遇了。他要把汉字来龙去脉用图画、动画等展示出来,把中文文化推广出去。我讲这个人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曲师大林桂榛学历?我是想接着刚才许老的意思谈汉字的文化。就是说汉字啊,如刚才王总提示的,汉字不仅仅是汉字符号本身作为一个语言符号的问题,背后其实还携带着大量深层的文化信息、思想信息、精神信息,这是一般人所未注意的,也是亟需人去研究推广的。就这个问题,我简单举两例说说。比如说中国人尤其我们河南人爱讲“中”,中国、中华、中原都号称“中”,河南人尤其爱讲“中不中”。现在也没多少人搞明白了这个“中”字究竟本来什么意思,没搞清“中不中”怎么来的,《周易》说“百姓日用而不知”嘛,很正常。其实高水平的甲骨文学者,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中国的“中”字,在甲骨文里,是一个圆〇或方口,〇或口的中间再画一个上下贯穿的竖“丨”,“丨”上〇或口符之上下部位还画一些同一斜向的线条。有的说这个“中”是男根什么,还有说是旗杆旗帜,是洞穴,各种说法都有。但文字上尤其甲骨文研究上,还有山西陶寺遗址的文物出土,出土天文台遗址下面一些实物,就可证明曲师大林桂榛学历:这个中国的“中”字,其实最初是摹写一种特殊功能的木杆,一种观察太阳黄道位置与大地节气时间的表木、标杆。“中”是表木,是木表,就是观测太阳的木表,一种直立表尺一样的特殊标杆。丨指竖杆,〇指太阳,同一方向的侧画线条是指影子(不是指风向也不是指旗布或旗绥)。这个“中”字起源问题,1983年《科技史文集》第十集上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萧良琼先生讲卜辞“立中”与商代圭表测景的论文就已解决了。曲师大林桂榛学历

在一定的中国纬度(假如京城)、白日时间(假如正午),以垂直于水平90度的一定长度立杆(假如八尺),长期观测这杆的影子变化(长度与方向),就能观测、刻录出某地具体周年内时间与节气的变化规律。就是说,以正午时间为标准,在确凿的空间位置,以确凿的表杆高度,就地简便测影即可观测、记录大地节气时间或天宇黄道位置。所以“中”是什么?如此立杆、测影、定历、颁时(历法),它就是空间、时间的标准尺,由影杆规律颁行的历法标准也成了大家生活时间的标准,尤其成了政治统一的标志或标尺(主权王权范围内须历法统一)。也就是说,由王土(国家)空间时间的标准(时空标准最重要),可引至政治或社会的规则、法则、准则之标准。所以古书就多记载善于“历数”、“执中(表)”、“测阴阳”的尧舜善于制定、运用社会标准,到哪哪就文明开化、秩序良好。“中”的标准意义就是如此,即时空标准到文明标准,“灋(法)”字“準(准)”字从“氵”的标准意义也是如此。所以为什么我们河南人民爱说“中不中”,“中”就是恰到那好处、符合某标准呐,不符合就是“不中”,不合水准要求肯定“不中”!河南为什么是“中”?河南就是先民或王者“天下”空间观念的中心曲师大林桂榛学历;周公为什么营建洛阳并且嵩山南边登封有天文台?洛阳就是天下政治的中心,登封时间就是国家时间标准。我觉得,由此引申,我们河南不仅是中国的方位或地理中心,还当是中国文明的中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准或模范,这样去讲河南中、中国中才是中,否则不中,不到位,没水准!“中不中”也是孔子爱说的词语,《论语》就记载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没有社会礼乐标准或民俗习惯标准,那么国家刑罚也没标准,国家不能背离民意乱设国刑嘛;没有国家刑罚标准,那么大家无所措手足,坏人干坏事肆无忌惮,暴力惩罚坏人也没章法了,乱套了。孔子讲“中不中”,很河南啊,孔子其实是地道河南人,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由商丘宋国逃到曲阜鲁国,孔子56-70岁共14年流亡国外主要在今河南境内一带逛荡,孔子死的时候还念念有词念叨着他是宋人,是殷人,是河南人。我是江西赣州的兴国县人,但也算河南人,我祖上是河南人,我是比干的后裔,所谓:家在河南,根在河南,文明在河南!还有一个汉字例子就是“黄”字。我们都讲黄帝、黄河、黄钟,黄本来是什么意思,一般人搞不清楚的。甲骨文的“黄”字,很像是一支箭射向、射中、射穿箭靶子中心。因为甲骨文“黄”有一个明显是摹写箭的符号,叫矢,“无的放矢”的“矢”。那么箭靶子中心与“黄”字是什么关系呢?古代练箭的箭靶子中心是黄色的,因为要显眼。还有为什么箭靶子中心叫“鹄的”,“有的放矢”的“的”,鹄之的。以箭射鸟,以网捕鱼,仙鹤小时候是黄色的,大雁也是,鸡鸭鹅小时候是黄色的。“鹄的”就是黄色的靶心,若鸟目标、鸟标的,箭靶中心是黄色的。鹄字好像指天鹅,黄鹄是未成年天鹅,未成年黄鹄、黄鹤南去后次年再回来就是“黄×一去不复返”了。曲师大林桂榛学历

所以“黄”是什么意思?箭靶中心颜色是黄色的,它还是中心、中间、里中、正中。“黄”字的本来意思无非颜色是黄的,位置是正中的(当然黄也就是显眼刺眼的),“黄”的文化意味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黄袍,黄龙袍,黄琉璃瓦,颜色是黄的,中心的,正中的,被注目的,高贵的,一般人不能用的(龙、龙形更是天神,不能冒犯)。所以宋代的时候,《宋史》卷102就记载皇帝的宝座用黄香木来制作,说是“取其黄中之正色也”。皇帝的宝座代表中正、中心、唯一、至要。所以黄是中正唯一,是中心至要,当然也是高贵至尊的,也是显眼耀眼的。说来说去,我的意思就是说:从这个角度,讲中文或汉字的思想文化是可以大力挖掘的。文字是理论、思想、观念的载体,汉字是中国人几千年或几万年思想观念的载体;汉字具体写法有历史变化,汉字的用法或涵义有历史变化,但有一些字形要素与涵义核心是没变化的,又有一些古人最精湛的涵义反而湮没了,古贤的高级文化内涵被遮蔽、迷离了,“去其精华,添其糟粕”,可惜了。总之,汉字形式之外,汉字的思想问题应该重点研究与发掘,并进而推广传播它。一句话:用好中文形式,讲好中国文化!我说完了,谢谢王总,谢谢大家!

【全文为作者在河南省中文信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即时发言,由袁国栋先生的郑州达成速录服务有限公司职员杨超现场初录,并后经林桂榛亲自补充审订一过。附作者简介:林桂榛,江西兴国人,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先后就学与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著有《天道天行与人性人情——先秦儒家“性与天道”论考原》《“亲亲相隐”问题研究及其他》《颜氏家训注译》、《〈荀子〉疑难问题辨正及荀子思想体系研究》 《〈乐记〉基本范畴与思想体系研究》等书。】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shudian/1394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