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学历百科

南师大高小月学历难学吗?

刘全波南师大高小月学历,男南师大高小月学历,1984年生南师大高小月学历,山东阳信人,200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留校任教。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敦煌学、中西交通史研究。

主讲《文献学基本理论与方法》《魏晋南北朝史专题》《中西交通史》等课程,出版《类书研究通论》《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研究》《唐代类书编纂研究》《中西交通史研究论稿》等专著,在《敦煌学辑刊》等杂志发表各类科研论文70余篇。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主持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青年课题1项,主持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饶学”研究招标课题1项,主持兰州大学服务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研究项目1项,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持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项,主持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项目1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郑炳林教授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金滢坤教授主持)。获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传承与发展——百年敦煌学)论文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度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项,获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2011年度“敦煌奖学金”二等奖1项,获兰州大学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优秀指导教师3次(2013年度、2015年度、2017年度),获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次(2014年度、2017年度),获兰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三等奖1次(2016年度),获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1次(2019年度)。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日本九州大学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联合培养1年。

一、专著

1. 刘全波《类书研究通论》,郑炳林主编《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兰州南师大高小月学历:甘肃文化出版社,2018年2月。

2. 刘全波《魏晋南北朝类书编纂研究》,郑炳林、樊锦诗主编《敦煌学研究文库》,北京南师大高小月学历:民族出版社,2018年6月。

3. 刘全波《唐代类书编纂研究》,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27编,新北: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8年9月。

4. 刘全波《织网与凿井:中西交通史研究论稿》,《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至公史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二、论文

1. 刘全波《〈云笈七签〉编撰者张君房事迹考》,《中国道教》2008年第4期。

2. 刘全波《流失海外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寻根》2008年第6期。

3. 李文婷、刘全波《2007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1期。

4. 刘全波《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3期。

5. 刘全波《送“寒衣”风俗》,《寻根》2009年第6期。

6. 刘全波《近三十年中国大陆敦煌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索引》,郝春文主编《2009年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7. 刘全波《甘州回鹘、凉州吐蕃诸部与党项的战争及其影响》,《西夏研究(创刊号)》2010年第1期。

8. 魏迎春、刘全波《敦煌写本类书S.7004〈楼观宫阙篇〉校注考释》,《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

9. 刘全波《〈梅子〉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2期。

10. 刘全波《敦煌文书P.2622V白画动物释读》,《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

11. 刘全波《唐高宗幸汾阳宫献疑》,《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4期。

12. 刘全波《百年敦煌类书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12期。

13. 刘全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抄撮、抄撰之风》,《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

14. 刘全波《魏晋南北朝类书发展史论纲》,《天府新论》2011年第1期。

15. 刘全波《论类书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流传》,《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4期。

16. 郑炳林、刘全波《类书与中国文化》,《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

17. 刘全波《唐〈西域图志〉及相关问题考》,《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18. 刘全波《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图书情报工作(文献学)》2011年第23期。

19. 刘全波《百年敦煌类书研究回顾》,郑炳林主编《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传承与发展——百年敦煌学)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9月。

20. 刘全波《南北朝佛教类书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文献学)》2012年第3期。

21. 刘全波《南北朝私纂文学类书考》,《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文献学)》2012年第3期。

22. 刘全波《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山东图书馆学刊(文献学)》2012年第5期。

23. 刘全波《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学风尚与类书编纂》,张福贵主编《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总第8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12月。

24. 刘全波《曹魏东海缪袭生平著述辑考》,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研究》总第12辑,济南:泰山出版社,2012年12月。

25. 刘全波《〈华林遍略〉编纂考》,《敦煌学辑刊》2013年第1期。

26. 刘全波《论类书的渊源》,《图书情报知识(文献学)》2013年第1期。

27. 刘全波《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编纂》,《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

28. 刘全波《论类书的流弊及其学术价值》,《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

29. 刘全波《敦煌绢画:散落天涯的缤纷飞花》,《文化月刊》2013年第4期。

30. 刘全波《敦煌壁画中的净齿图》,《文化月刊》2013年第19期。

31. 刘全波《再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文献学)》2013年第6期。

32. 刘全波《类书考略》,《山东图书馆学刊(文献学)》2013年第6期。

33. 刘全波《〈修文殿御览〉编纂考》,《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1期。

34. 刘全波《〈皇览〉编纂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1期。

35. 刘全波《论明代中后期日用类书的出版》,《山东图书馆学刊(文献学)》2014年第5期。

36. 刘全波《从匹马孤征到团结起来开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新篇章》,郝春文主编《2014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8月。

37. 刘全波《论敦煌类书的分类》,王三庆、郑阿财主编《2013敦煌、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出版,2014年12月。

38. 刘全波、胡康《〈敦煌三夷教与中古社会〉评介》,《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5期。

39. 刘全波《论粟特人何妥及其家族与儒学的关系》,《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40. 刘全波《明代中后期普通民众的琉球认知——以日用类书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编《清代台湾史研究的新进展——纪念康熙统一台湾3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7月。

41. 刘全波《论类书与史部书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教研室编《典籍•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4届年会论文选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42. 刘全波《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纂要〉的编纂》,《东方论坛》2016年第5期。

43. 刘全波、晁芊桦《〈孔子家语〉著录流传考——以〈儒家者言〉及历代目录为中心》,王钧林主编《海岱学刊》2016年第1期,总第17辑,济南:齐鲁书社,2016年6月。

44. 刘全波、朱国立《论唐代入华粟特人与儒学及科举的关系——以墓志文献为中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45. 刘全波《从墓志文献看隋唐时期入华粟特人与儒学及科举的关系》,甘肃敦煌学会、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瓜州县人民政府编《瓜州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

46. 刘全波《类书编纂与类书文化(上)》,《寻根》2017年第1期。

47. 刘全波《类书编纂与类书文化(下)》,《寻根》2017年第2期。

48. 刘全波《河流与石窟寺》,《四川日报》2017年3月17日,第15版。

49. 刘全波《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2期。

50. 刘全波《〈经律异相〉编纂考》,《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3期。

51. 刘全波、王政良《甘州回鹘朝贡中原王朝史实考略》,《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

52. 邵强军、刘全波《莫高窟第98窟营建年代再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53. 刘全波、朱丽祯《魏晋玄学历史地位问题研究综述》,张福贵主编《华夏文化论坛》2017年第1期,总第17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年6月。

54. 刘全波《〈敦煌学辑刊〉与当代敦煌学》,郝春文主编《2017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

55. 刘全波《晚清民国西北行记中的肃州名胜》,王保东主编《丝绸之路:肃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10月。

56. 刘全波、何强林《2014年类书研究综述》,吴怀东主编《古籍研究》2017年第2期,总第66卷,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年12月。

57. 刘全波、何强林《〈文思博要〉编纂考》,张福贵主编《华夏文化论坛》2017年第2期,总第18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年12月。

58. 刘全波、李若愚《悬泉汉简研究综述》,《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59. 刘全波《河西走廊:月氏的故乡与家园》,《甘肃日报》2018年11月14日,第12版。

60. 刘全波《唐代官修类书〈东殿新书〉编纂考》,乾陵博物馆编,丁伟、樊英峰主编《乾陵文化研究》总第1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年5月。

61. 刘全波《〈初学记〉与〈艺文类聚〉比较研究——以“体例”与“目录”为中心的考察》,金滢坤主编《童蒙文化研究》总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

62. 刘全波、吴园《〈敦煌张氏家传〉小考》,《文津学志》编委会编,韩永进主编《文津学志》总第11辑,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8月。

63. 刘全波、侯兴隆《他者眼中的基督教:晚清民国〈西北行记〉所见西北地区基督教传播研究》,万明、杜常顺主编《中外关系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中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25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

64. 刘全波《〈瑶山玉彩〉编纂考》,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刘敏主编《国学》总第6集,成都:巴蜀书社,2018年10月。

65. 刘全波、吴园《〈记室新书〉编纂考》,柴冰、董劭伟主编《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总第4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66. 刘全波《历史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质量分析与应对策略——以“中西交通史”为中心的考察》,《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67. 刘全波《〈史记〉〈汉书〉所载西域诸国“同俗”问题探析》,《敦煌学辑刊》2019年第2期。

68. 刘全波、何强林《〈编珠〉编纂与流传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3期。

69. 刘全波、李若愚《敦煌悬泉汉简研究述评》,《吐鲁番学研究》2019年第1期。

70. 刘全波《家富隋珠,人怀荆玉——论唐代类书编纂的特点与价值》,《唐都学刊》2019年第5期。

71. 刘全波《被遗忘的小月氏》,《甘肃日报》2019年2月13日,第8版。

72. 刘全波、朱琪琪《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北行记〉》,《团结报》2019年8月1日,第7版。

73. 刘全波《月氏史实补说》,天水市博物馆编《西戎文化发现与研究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3月。

74. 刘全波《〈长洲玉镜〉编纂考——兼论中古时期官修类书的因袭与替代》,罗家祥主编《华中国学》2019年第1期,总第12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75. 刘全波、杨园甲《法藏敦煌藏文文献所见汉文学郎杂写辑考》,金滢坤主编《童蒙文化研究》总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

南师大高小月学历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shudian/1472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