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时间

自考生的一封信难学吗?

查看各大网络社区的自考版块

最常见的问题是自考生的一封信

“我今年xx岁自考生的一封信了,自考还有希望吗”

“自制力差,自考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工作单位会歧视自考学历吗?”

关于这些问题

我把自己的观点分享一下

▼▼▼

自1982年11月7日上海市第一次组织自考,已经过去自考生的一封信了37年。

假如当时有一位年轻人,想要通过自考获得高等教育的学历,假如他考完自考本科的年龄是三十岁,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六十七岁的迟暮老人了。

这三十七年,自考制度对国家起了何种作用,值得细细检讨。

尤其是,它作为一个社会上升的通道,成了那些因高考落榜被大学拒之门外的年轻人的一个信念。

只要勤奋努力,把自考一科一科的考完,我还是可以追上别人的自考生的一封信

自考生的一封信

如果没有自考制度,那些可能只是因为偶然的机遇错过了最重要的受教育机会的年轻人,他们心里的愤懑和绝望在社会上沉淀为一种什么样的暗流,可想而知。

其实,自考的诉求就是安全通过,这件事也是现在刚开始靠自考的同学最应该知道的,无论复习到什么程度,都不要缺考,自考的难度并不大,只要去考,凭着脑子里的记忆尽量发挥,极有可能就考过了。

这一次考过也许就给你很大的信心,往后考试,会变得越来越顺利。

而如果缺考的次数多了,自己也会对自己失望,最终不了了之。

自考生的一封信

据估计,自考最终成功拿到专科本科学历的百分比是个位数,这个数字也让所有人都同意的说法“自考是最难的”提供了根据。

但是自考难在哪儿呢?其实是难在自己,难在如何克服自己的懒惰和退却,克服自己的完美主义情结,考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能力。

《说自考难的人都是在放屁!》

自考被认为是国民教育序列中除统招全日制之外最有公信力的。这是对的,笔者认同这个说法。

如果要对一门专业达到优秀的水平,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考生的一封信:老师。

自考生的一封信

越好的老师,对本专业的造诣越高,这种造诣包含着对学科透彻的理解和热情,这种东西会感染学生,而且,正是这种很感性的东西,能决定一个人在他/她的专业道路上走多远。

还有个现实问题是,自学考试的统编教材在时效上相对落后,体例很保守,语言又压抑。

想要凭着自己的力量达到对这个科目的系统掌握,难之又难!

很多考生自己看教材,完全是硬着头皮,看一上午,精神上的疲惫难以言表。完全没有机会体会到那种“问道而喜”的快乐!

笔者采访过很多自考考生,在他们考完这门学科之后,即使考试考过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彻底遗忘,丝毫不剩。

自考生的一封信

这是因为基础没有把握好。本科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方位把握一门学科的基础。

所以,笔者一直以来的主张,也是笔者在从事学历教育咨询中坚持的原则是:自考,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死记硬背也好,专本套读也好,网络教育加自考也好,最大的诉求就是快速拿到本科学历。

对于想要在本专业深造的自考同学,笔者给的建议是这样的: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自考同桌”,或者跟随一个值得信赖的机构。

只要你能找到一个节奏跟下来,收获肯定也有。

但是,这要付出时间,在比同龄人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就是最早。

更多关于高中以下学历升专科,专科学历升本科相关咨询

Contact Us

wechat:17101180054

自考生的一封信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zhibo/14593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