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考报名网站

报二学历怎么样?

2022年考研成绩已经陆续公布。

很多人把考研当做是弥补高考遗憾的唯一路径报二学历,迫切想要抓住这根稻草从而达到转换专业或者提高学历的目的。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报二学历,能够如愿的终究还是少数。

近几年,研究生录取率在30%左右,按这个数据推算,今年457的考研大君中,最终超三分之二,近三百多万的考生只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遗憾退场。

二战还是就业,又有不少的考研er徘徊在人生的岔路口。

但此时,其实你还有第三种选择报二学历:读第二学士学位。

你听说过第二学士学位吗?

作为高考、考研后的第三选择,一种重启大规模招生的的“升学”方式,被体制内定位为“研究生班”的“第二学士学位”很少被考研er真正报二学历了解到。

自2020年重启大规模招生至今,第二学士学位已经连续招生了两年。

相关部门新一年工作安排在近期公布,明确了2022年6月底前将会完成二学位的第三次大规模招生。

这也就意味着第二学士学位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一个崭新的、稳定的学历制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之后想升学的同学,亦或者是想换专业考公务员的同学,又有了除了考研之外全新的选择。

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考研er对第二学士学位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有部分人事相当抵触,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再选择的机会。

写本文不为卖课,只是想客观陈述事实,让大家对第二学士学位有个相对清楚的了解,让各位在迷茫中有另外一次选择的机会。

第二学士学位是什么

第二学士学位,简单来讲就是本科毕业之后,花两年时间全日制在高校就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拿第二个本科学位。

毕业拿到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和高考统考进来的本科生拿到的证书一样,只不过是会标注“第二学士学位”字样。

关于第二学士学位,从2020年开始,jyb专门发布了三个文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子推文查看。

扫盲时间:(有了解的可以跳过此部分)

报考:

a. 时间:高校自定,部分省份统一招生,多校报考集中在5~6月份

b. 如何报考:关注高校推送,到高校指定系统报考,也可关注如我这样的博主的推送更新

c. 身份要求:近三年的毕业生(大部分高校要求应届毕业)

d. 高校和专业要求:部分高校限制本校或同类型高校报考(因此可分为对内、半对外和对外高校);报考专业不能和本科所学专业属于同一类(专业代码前四位不能相同)

e. 其他要求:四六级成绩(如北大要求报考者四级500+)、本科所学专业要求(如上大社工要求本科为医学专业)等其他高校个性化要求

报二学历

考核:

a. 方式:高校自定,笔试或者面试(热门高校以笔试形式居多,如北大中农北师)

b. 内容:高校自定,大部分高校为非专业课内容考核(如西政中农北师2021年考试内容为行测)

报二学历

录取及就读:

a. 录取:除了比较热门的几所院校,其他高校录取难度较低,点击即送

b. 就读:高校重视程度不一,就读体验差别很大,建议多看看经验贴,谨慎选择

报二学历

毕业及就业

a. 毕业:达到高校毕业要求,两年内毕业,不能延毕;毕业拿毕业证和学位证,和普本证书一样,但会标注“第二学士学位”字样,不能保研

b. 公考:国考省考和具体岗位间对第二学士学位的身份认定结论不一,大部分能报,福建省考明确考研报考

c. 考研:只要高校同意,你第一年考走都没问题

d. 就业:企业认可度较低,体制内较高,需要自己有能力才能争取到更好待遇

报二学历

第二学士学位并不是新兴事物,而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诞生了的。

1987年,为力培养跨学科高层次人才,教委、计委和财政三个部门就一同印发了《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的通知》(87)教计字105号 ,开启了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的时代。

报二学历

为什么会启动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其实这只是为了解决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小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激增之间的矛盾。

但时间证明第二学士学位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潮。

在2012年,有185所高校开设了29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但是实际就读的学生非常之少。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二学位制度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019年,官方在文件中提到,要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取消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

报二学历

时间来到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激增,为了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同时也为了减少新的社会就业形势带来的新矛盾(如考研二战群体的增多,慢就业现象大凸显等)

官方单独发文重启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并且在2021年进一步发文明确继续招生,相比于1987年启动的“旧”第二学士学位,重启的二学位给予了许多政策性的倾斜和福利。

报二学历

报二学历

第二学士学位怎么看

第二学士学位优势

a.专业报考更加灵活:允许报考与原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内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b.专业优势更加明显:官方重点支持在国家急需的相关领域开设专业,支持重点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展专业教育

c.就业派遣更有优势:毕业生将按当年应届毕业生身份派遣并办理就业手续;如中途退学,对以应届身份入学的,按退学当年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派遣

报二学历

第二学士学位挑战

a.配套政策不完善,第二学士学位重启大规模招生以来,目前就读人数不超20W,针对性政策只有官方的两个文件,各部门政策沟通不畅,公务员考公报考问题、法本法硕报考问题和法考问题仍有不少争议。

报二学历

b.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大多数时候,你还是得跟HR解释第二学士学位是什么东西,不少同学反馈,在就业上还是存在歧视现象。

报二学历

适合哪些群体就读

从2020年重启招生,2021年继续招生第二届,满打满算现在在读的学生不超20万人,其中的主要群体还是下面三类群体为主:

考研党/考公党/换专业就业党

相对应的,这三类群体都可以优先考虑第二学士学位,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大同学:

a.就读学校和专业并非首选志愿,高考有遗憾,想就读兴趣专业

b.本科专业就业非常不友好,想换专业考公或者就业

c.想要考研,二学位当做保底

报二学历

在就读之前,希望你能够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a.是否服务于长远目标

是不是自己想考研的学校?能参加选调吗?专业是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这个专业好考公吗?好就业吗?

b.是否有利于目标实现

这所学校和专业能够给我什么?是宽松的教学环境,不用抢座的自习座位还是拥有人脉的教师资源?行政管理是否宽松?(相信我,这个问题很重要)逃课是否会抓?第一年考走卡不卡人?

小结

总结起来,我还是坚持我的一贯立场。

没有必要过度追捧,也没必要过度悲观,理性看待新生事物,适不适合去读,应该不应该去读,都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

一股脑冲进一个在2020年才重启招生,如今各项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的新学历制度下,怎么看看都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但是,对一个新生事物,不加了解就首先抵触,甚至是疯狂否定,更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了解第二学士学位,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自考学历提升报名_自学考试信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123kaoshi.com/chengrengk/1339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